专家点评

COLUMN NAME

商业车险改革再下一城 消费者车险折扣加大

更新时间:2017-06-12 09:36:49

商业车险改革再下一城 消费者车险折扣加大

商业车险改革再下一城 消费者车险折扣加大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车险保费收入平稳增长,险企承保利润稳中有升,行业赔付率有所下降,消费者满意度不断提升,这都表明商业车险改革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已经具备了普遍市场化的基础。”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朱铭来对记者表示,“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商业车险改革揭开了车险供给侧改革的序幕,那么,此次商业车险改革进一步深化则正式吹响了供给侧改革的冲锋号。”

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再向前迈进一步。

6月9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对商业车险保费的自主定价权。进一步明确深化商业车险改革的目标,即减轻消费者保费负担,增加消费者获得感。

险企自主定价权扩大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短短一年时间内,商业车险改革分3个批次在全国陆续实施。在此阶段,商业车险改革指向影响车险保费的4个关键系数——无赔款优待及上年赔款记录(NCD)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保险公司可在规定范围内通过对4个系数进行调整,获得了部分自主定价权。

而扩大保险公司对商业车险保费自主定价权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一年来,消费者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了5.3%;第三者责任险限额较改革前提升了17.4%;车险投诉量占财产险投诉量的比重同比下降3.54个百分点,消费者满意度有所提升。据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峰介绍,大部分地区驾驶习惯良好的低风险车主,其商业车险保费最低折扣系数由改革前的0.7降至0.4335。

“此前商业车险改革仍然较为保守,带有明显的试错动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车险保费收入平稳增长,险企承保利润稳中有升,行业赔付率有所下降,消费者满意度不断提升,这都表明商业车险改革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已经具备了普遍市场化的基础。”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朱铭来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商业车险改革揭开了车险供给侧改革的序幕,那么,此次商业车险改革进一步深化则正式吹响了供给侧改革的冲锋号。”

消费者车险折扣加大

对于进一步深化商业车险改革,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保费能够降低多少。

据记者了解,此次改革主要针对商业车险保费中的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此前,深圳地区上述两个系数的浮动范围在0.75至1.25之间,全国其他地区在0.85至1.15之间。根据《通知》要求,这两个系数浮动上限均未出现变化,但下限进一步放宽。

当前,全国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调整机制:在深圳,双系数下限均由0.75下调至0.70;在天津、河北、福建、广西、四川、青海、青岛、厦门等8个地区,双系数均由0.85下调至0.75;在河南,自主核保系数下限由0.85下调至0.80,自主渠道系数由0.85下调至0.75;在北京等其他26个地区,自主核保系数不变,自主渠道系数由0.85下调至0.75。

据刘峰介绍,根据前期内部测算,《通知》具体实施后,消费者商业车险保费的最低折扣系数将由目前的0.4335降至0.3825,部分地区可低至0.3375,个别地区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和安全记录的消费者在一家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投保,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

以人保财险北京地区为例,使用6年的东风日产奇骏(新车购置价为24.98万元),连续1年未出险,其NCD系数是0.85,交通违章系数是1,保险公司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为0.7225(按照0.85×0.85),该车承保车损险、盗抢险、保额为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额为1万元的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额为2000元的车身划痕损失险、玻璃破碎险(国产)、自燃损失险、涉水险,总保费为5456.91元。而进一步改革后,保险公司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为0.6375(按照0.75×0.85),最终保费为4814.92元,降低了641.99元。

中小险企需树立核心竞争力

消费者实实在在受益,车险业务规模、效益实现双增,但在商业车险改革全面推开的一年中,车险综合费用率持续上升的现象难以忽视。也正因如此,此次进一步深化商业车险改革,业内更为关心的是中小险企的命运。

2016年,车险综合费用率为41.18%,同比上升2.13个百分点。“车险综合费用率持续上升,意味着车险市场费用竞争加剧,其后果就是车险经营主体仍然大部分处于亏损的尴尬状态,不少中小经营主体仍然在苦苦探索盈利之路。” 朱铭来对记者说。

与全行业车险综合费用率连续5年上升不同,在商业车险改革后,大型保险公司凭借自身在规模、实力、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综合费用率反而持续走低。2016年,车险综合费用率最低的3家公司分别为太保产险(37.47%)、人保财险(37.58%)以及国寿财险(37.95%),这3家公司规模占据了车险市场的半壁江山。因此,对于此次深化商业车险改革,人保财险副总裁华山对记者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

2016年,车险综合费用率最高的3家公司依次为现代财险(91.55%)、中意财险(87.38)、中煤财险(70.57%)。似乎中小险企在费用率方面显得“先天不足”。

但一组数据告诉我们,这种“先天不足”并不完全存在——截至2017年3月末,车险综合费用率在40%以下的保险公司共有13家,中小财险公司超过半数。其中,国元农业、阳光农业、长江、鑫安等公司的费用率低于40%,实现了车险承保盈利。

“商业车险改革与中小险企经营困境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相比之下,产品同质化对中小险企的发展更为不利。”作为典型的中小公司代表,安盛天平董事长胡务表示,“进一步深化商业车险改革,事实上为中小险企提供了差异化竞争机会。以前我们很少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式,只考虑市场规模。未来,中小险企必须通过做专产品、做细行业、做精服务,树立核心竞争力。”

商业车险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蹴而就。但朱铭来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商业车险改革都普遍经历了先恶性竞争后逐步好转的“过山车”现象,承保利润都是先降后增。与之相比,我国的车险改革成效已经显现。随着此次进一步深化商业车险改革,我国车险市场将加速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