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视点

COLUMN NAME

5000亿可转债蓄势待发

更新时间:2017-11-09 13:19:14

   可转债市场正在加速扩容。

 
  11月上旬,已有5只可转债公开发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今年以来公布的可转债(包括可交换债)预案数量有190只,规模达到5000亿。对比过去几年里平均每年10只左右的发行速度,可以预计,未来可转债的发行节奏将大为提速。
 
  一直以来,可转债都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市场。一方面,市场体量本身很小,2016年沪深两市可转债发行不足百亿,融资规模占A股市场仅1%左右。另一方面,可转债是“散户”几乎不会考虑的投资品种。
 
  不过,今年以来市场开始有所转变。9月份证监会将可转债的申购方式改为信用申购之后,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申购可转债变成像打新股一样炙手可热的话题。甚至有券商软件为此专门推出了“一键打债”的新功能。
 
  据国元证券(12.900, -0.03, -0.23%)一份报告中的数据,目前已获证监会或国资委批准的可转债共有16只,总发行规模375亿元。除此之外,共有176只可转债预案已经登记在册,总规模超5000亿元。
 
  另据Wind的数据统计,包括宁波银行(17.000, -0.06, -0.35%)在内的多家公司已经从预案名单中消失,这意味着其可转债即将正式上市,短期内会有超过10家公司的可转债正式上市交易。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转债可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新规激发散户投资热情
 
  9月8日,监管部门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将可转债的资金申购方式改为信用申购,即申购可转债不再需要提前缴纳保证金,也没有市值要求,只需要有证券账户即可参与申购,操作便捷性大为提高。
 
  散户热情一举被激发。一位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预计以后申购可转债就跟打新股一样将成为常态,“预计上市后大概率会上涨,大家当然都会去申购”。
 
  东方财富(13.500, 0.19, 1.43%)证券的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新规之后散户对申购可转债热情高涨,交易软件也针对此推出了“一键打债”功能,就是将可供申购的新债信息归集起来,让流程变得像申购新股一样简单,并借此来开发新客户,“从具体的渠道上来看,上线这一功能之后,每天开户数量比之前平均高出2-3倍,可以看出投资者对申购可转债确实有很大兴趣。”
 
  尽管可转债这一品种早已出现,但是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市场也仅有十余年的历史。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制定了现行可转债发行的制度基础。不过在今年以前,可转债市场体量一直都很小,市场关注度也不高。据Wind终端统计,2014-2016年间,沪深两市可转债发行规模仅311.19亿、226.52亿和93.8亿元,占A股市场融资规模的比重分别为3.41%、0.58%和1.07%。
 
  可转债的“小众”还在于,此前它几乎是与散户“绝缘”的品种。可转债的申购方式包括原股东配售、网下配售和网上配售三种。根据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证券评级部统计的数据,在200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发行的91只可转债中,原股东配售、网下配售和网上配售这三种申购方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9.21%、56.01%和4.78%,也就是说,网下配售和原股东配售是最主要的配售渠道,散户参与度很低。
 
  定增投资外的“替代品”
 
  在收紧定增规则的同时,简化可转债的发行审核流程并降低申购要求,鼓励可转债融资,监管层在再融资市场的态度显而易见。今年年初以来,可转债就被视作下一个投资蓝海。彼时,定增新规出台,机构测算有超过4000亿-6000亿的资金被挤出定增市场,而可转债则被视作“替代选择”。
 
  江苏银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蒯慧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比于定增规则,发行可转债对上市公司的资质有比较高的要求,“监管层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允许质量好的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在制度设计上将那些资质差的公司排除在外。”
 
  可转债发行的条件主要包括: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不低于6%、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含公司债与企业债)不超过净资产的40%、净资产低于15亿元时需要追加进行担保等。其中,仅第一条目前A股市场就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不符合。
 
  蒯慧超表示,短时间内还看不到可转债发行门槛放松的可能,而现在的申购新规也不会对发行端有什么大的影响,因为申购便捷可能会让更多资金涌入这个市场,但是可转债市场一直以来都不缺资金,缺的是资产。“虽然不太可能完全替代定增,但是可转债市场一定会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这种发行节奏将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