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视点

COLUMN NAME

中国黄金饰品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18-11-15 08:33:18

第一节 黄金饰品行业市场现状

一、2009年国内黄金饰品行业市场概况

2009年中国黄金产量为313.98吨,同比增长11.34%,首次突破300吨,再创历史新高。

2003-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统计表

                                                                                   单位:吨

对我国黄金饰品产量方面由于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因此采用计算方法得出,我国每年黄金饰品的需求量来源于中国黄金协会,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不考虑库存影响,那么产量=需求量+出口量-进口量。

2003-2009年我国黄金饰品产量统计表

                                                                                               单位:吨

二、黄金饰品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黄金首饰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保值化阶段(黄金:货币的另一种形式)

1988年~2000年,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首饰代表着富贵开始走入人民的生活。这个时候的黄金首饰以素的黄金戒指为主,戒面上常常刻着福字或爱人的名字,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第二阶段:意念化阶段

2001年~2006年黄金首饰开始揉合产品延伸的意义与概念,使产品开始满足消费者纪念/象征/信仰等各种心理需求,商家开始对首饰附加更多的情感,同时技术的不断更新使黄金有了更多新的面目,黄金首饰由此走向了更加成熟的阶段。

第三阶段:潮流化阶段

2007年~今

随着欧洲文化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冲击,消费者对于潮流化、时尚化、大胆夸张与个性化及美丽的内心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黄金首饰被很多消费者说的是那么“土气”,可是中国人对黄金一直以来是高贵、华丽、吉祥的象征,“土气”只是对它表面的挑剔,这种挑剔背后是巨大的消费需求,意味着黄金首饰需要革命,怎样摆脱“土气”?怎样走向潮流时尚?便成为了黄金首饰最大的课题,深入研究中国各大城市的商场销售与消费者需求分析,发现K-GOLD的款式非常受到欢迎,但却购买力不强,中国人潜在的对黄金“越纯越好”的内心需求是K-GOLD无法替代的,于是运用欧洲K金工艺而用千足黄金打造的“炫舞金”诞生了,满足了消费者“美丽个性+纯黄金”的双重需求,炫舞金首次掀起黄金首饰款式的革命,标志着黄金首饰潮流化的时代来临。

人们对黄金的追崇加之人们对美的渴望,铸就了黄金首饰今天的市场繁荣。在有着古老文明的“礼乐之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的文化素质、审美都大大提升的背景下,黄金首饰不仅有一个辉煌的历史,也必将会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第二节 黄金饰品行业政策标准

一、产业政策

珠宝首饰是率先向国际开放的产业之一。过去几年,中国对成品珠宝的进口关税高达50%,在黄金饰品与宝石产品上高昂的进口关税以及消费税,制约了珠宝首饰的销售。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壁垒逐步取消,同时中国珠宝业政策调整的信号正越来越强。证明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国家计委宣布中国黄金取消央行定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等,已在分步拆除计划经济下“统购统销”的制度壁垒。黄金交易所的设立,标志着又向国际黄金市场的方向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市,为中国建设规范化的黄金市场写下了浓重一笔。

目前,上海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如果黄金饰品被确立为上海“十二五”发展的重要行业,除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持外,该行业更将成为今后上海经济发展的亮点。

二、技术壁垒

同普通制造业相比,黄金饰品制造业对工艺和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产值高、附加值高的特点。但随着国内产工艺和技术日趋成熟,行业进入壁垒降低,逐步走向完全市场竞争。

三、相关标准

1、HDB/HJ 001-2005《黄金首饰、K(黄)金首饰、K(黄)金镶嵌首饰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未锻造黄金(商品编号:71081200)加工生产黄金首饰(商品编码71131919.90)、K(黄)金首饰(商品编号:71131919.90)及K(黄)金镶嵌首饰(商品编号:71131911.00、71131919.90)耗用黄金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海关和商务主管部门对以未锻造黄金加工生产黄金首饰、K(黄)金首饰及K(黄)金镶嵌首饰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单耗审批、备案和核销管理。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净耗:指加工生产中物化在单位黄金首饰、K(黄)金首饰、K(黄)金镶嵌首饰黄金部分中的未锻造黄金的质量,单位:克/克。

工艺损耗:指因加工生产工艺要求,生产过程中所必需耗用的、且不能物化在黄金首饰、K(黄)金首饰、K(黄)金镶嵌首饰黄金部分的未锻造黄金的质量。

损耗率(%):指工艺损耗占进口保税料件投入量的百分比。

3)单耗标准

(1)原料品种规格

未锻造黄金为足金或千足金;含金量有99.99%、99.95%、99.90%、99%。

(2)成品品质规格

本标准对成品品质要求其成色符合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及合同对成品品质的认定。

2、GB/T 17363.1-2009《黄金制品金含量无损测定方法第1部分:电子探针微分析法》,规定了用电子探针波谱仪测定黄金制品中主元素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测定成分比较均匀的黄金制品。也适用于测定厚度大于3μm的镀金或包金制品的表层金含量。

本部分不适用于成分不均匀或有镀层的黄金制品整体金含量的测定。

3、GB/T 17363.2-2009《黄金制品金含量无损测定方法第2部分:综合测定方法》,规定了密度测定与电子探针分析(或X射线荧光分析、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相结合,测定黄金制品中金含量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无损测定金含量不小于75%的合金型煅压成型的黄金制品。本部分不适用有气泡的浇铸成型的或中空的或有镀层的黄金制品。

第三节 黄金饰品产品供需格局

一、2009年国内黄金饰品产销量对比

2003-2009年黄金饰品国内产量与市场整体销量对比图

二、2009年我国黄金饰品市场供需格局

2009年我国黄金饰品供给区域分布图

第四节 黄金饰品行业产业链构成模型分析

一、黄金饰品行业产业链构成

(一)产业链分析

黄金饰品从金矿开采到黄金经过加工,制成黄金饰品,进入流通领域。黄金饰品行业处于产业链末端。

黄金饰品产业链

(二)上游原材料情况

1、金矿资源特点

金矿开采为黄金最重要的供给来源。据统计,近几年的黄金供应约有70%来自采矿生产。我国金矿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矿床类型多,但缺少世界级大型矿床

我国金矿类型繁多,其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其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三者约占金矿总储量的94%。

尽管我国金矿类型较多,找矿地质条件较优越,但至今还未发现像南非的兰德型、原苏联的穆龙套型、美国的霍姆斯塔克和卡林型,加拿大霍姆洛型以及日本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火山岩型等超大型的金矿类型。

2)大型、特大型金矿床少,中小型金矿床多

根据“八五”期间承包勘探最终完成的情况看:大型、超大型矿床只占9.58%、中型矿床数量占24.55%、小型矿床数量占65.87%。由此可见,我国金矿储量规模在数量上,中小型矿床占绝对多数,大型矿床为数不多,尤其是储量超过50t的岩金矿,“七五”以前勘查的只有焦家、新城、三山岛、团结沟、金厂峪,“七五”以后勘查的只有金山、镇沅、玲珑47.52号、东坪、东闯10处。其中,焦家金矿经补充勘探总储量将达到130t,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的岩金矿床。

3)资源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中

我国金矿分布广泛,据统计,全国有1000多个县(旗)有金矿资源。但是,已探明的金矿储量却相对集中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其储量约占总储量的75%以上,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保有储量约占岩金储量的46%以上;其他储量超过百吨的省(区)有辽宁、吉林、湖北、贵州、云南;山东省岩金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砂金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占27.7%,次为四川占21.8%,两省合计几乎占砂金保有储量的一半。

4)金矿床中富矿少,中等品位多,品位变化大,贫富悬殊

以1996年黄金行业业统计年鉴为根据,目前全国岩金出矿品位4.14g/t,砂金出矿品位0.169g/m3;在岩金矿床中<3g/t占27%、3~6g/t占56%、6~10g/t占13%、10~20g/t占4%。6g/t以下的中低品位矿床占83%以上,而且呈逐年递降趋势。砂金矿床<0.15g/m3占38%,0.15~0.25g/m3之间占26%,>0.25g/m3占34%。总起来看,我国岩金矿、砂金矿品位偏低,富矿储量极少。

5)伴生金储量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伴生金储量占全国金矿总储量的27.9%,绝大部分来自铜矿石,少量来自铅锌矿石,主要集中于江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五省约占伴生金储量的67%,其中江西居第1位。

伴生金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所占比例,大于世界伴生金的平均数,所以伴生金是中国金矿资源的一大特点。

6)金矿成矿时代广泛,可以形成于各个地质时期

根据我国已知金矿成矿研究资料,可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成矿时期。根据原地质矿产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统计,前寒武纪金矿储量占56.4%,中新生代占35.9%,古生代占7.4%。

2、辽宁发现大型金矿

2010年1月23日,辽宁省丹东市发现一座大型金矿,初步探明蕴藏金资源量二十点五吨,可供开采二十年。

辽宁省政协委员、省有色地质局局长王研,二十三日在辽宁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向记者透露,该金矿位于丹东市凤城地区,毗邻凤城白云金矿,按照资源量二十点五吨计,已达到大型金矿规模。

据介绍,该矿为二OO九年地质勘探人员经过地质分析,实施钻孔作业,最后确定了蕴藏金资源情况。

这座大型金矿是一座“富矿”。该矿金资源主要位于地下三百至五百米左右,金品位每吨三点三四克,金含量相对较高;由于位于老金矿附近,该矿开采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另据了解,目前辽宁省黄金开采量每年约有十五吨,列山东、河北、河南之后,居全国第四位。

3、黄金价格走势

2009年-2010年伦敦黄金市场现货收盘价(周度)

                                                                                           单位:美元/金衡盎司

二、黄金饰品行业产业链模型分析

金矿开采为黄金最重要的供给来源。据统计,近几年的黄金供应约有70%来自采矿生产;再生金,即为黄金的还原重用。据统计,目前每年的再生金已达到800吨左右(2004年为828吨),表明再生金已是黄金供给的另一重要来源;各国中央银行在市场上抛售黄金是黄金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央行抛售在三个供应来源中的冲击力最大且最快。

饰金需求是黄金需求的主要来源,目前占整个生产性用金的80%以上。据统计,2004年首饰用金2610吨,占生产性用金的86%,占全年黄金总需求的74.6%。首饰金对价格的影响巨大,主要呈现季节性与周期性的特点,通常第一及第四季度,饰金需求增长明显。如每年印度的婚庆及宗教节日,中国的农历新年,西方的圣诞节和情人节,对饰金的需求都较其他时间增多。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