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 分析
1、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 分析
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200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0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9112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9%;私营企业增长20.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2.3%,重工业增长13.2%。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6.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长18.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1%,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2%。6大高耗能 行业 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
2004-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 纱 | 万吨 | 2148.9 | 3.9 |
| 布 | 亿米 | 710.0 | 5.1 |
| 化学纤维 | 万吨 | 2415.0 | 0.1 |
| 成品糖 | 万吨 | 1449.5 | 14.0 |
| 卷 烟 | 亿支 | 22198.8 | 3.5 |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9033.1 | 6.5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4756.9 | 8.2 |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8230.9 | 2.7 |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26.0 | 5.2 |
| 原 煤 | 亿吨 | 27.93 | 4.1 |
| 原 油 | 亿吨 | 1.90 | 2.2 |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760.8 | 9.9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34668.8 | 5.6 |
| 其中:火电 | 亿千瓦小时 | 27900.8 | 2.5 |
| 水电 | 亿千瓦小时 | 5851.9 | 20.6 |
| 粗 钢 | 万吨 | 50091.5 | 2.4 |
| 钢 材 | 万吨 | 58488.1 | 3.4 |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2520.3 | 5.9 |
| 其中:精炼铜(铜) | 万吨 | 378.9 | 10.1 |
| 电解铝 | 万吨 | 1317.6 | 6.8 |
| 氧化铝 | 万吨 | 2278.2 | 17.0 |
| 水 泥 | 亿吨 | 14.0 | 2.9 |
| 硫 酸 | 万吨 | 5132.7 | -5.2 |
| 纯 碱 | 万吨 | 1881.3 | 6.6 |
| 烧 碱 | 万吨 | 1852.1 | 5.3 |
| 乙 烯 | 万吨 | 998.3 | -2.9 |
| 化 肥(折100%) | 万吨 | 6012.7 | 3.2 |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13319.4 | 2.5 |
| 汽 车 | 万辆 | 934.55 | 5.1 |
| 其中:轿车 | 万辆 | 503.7 | 5.0 |
| 大中型拖拉机 | 万台 | 21.7 | 6.9 |
| 集成电路 | 亿块 | 417.1 | 1.3 |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4584.0 | -14.9 |
| 移动通信手持机 | 万台 | 55964.0 | 2.0 |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台 | 13666.6 | 1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