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火电 行业 经济环境风险 分析
总体来看,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火电 行业 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火电 行业 是国民经济的先行产业,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要依托于火电 行业 的健康发展,火电 行业 的运行状况也与宏观经济有最直接的关系。从目前状况看,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经济增长快速而平稳,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消费结构升级、产业升级、城市化进程、国际化进程等因素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因此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存在,这保证了电力需求的增长。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因素考虑,我国走工业重型化发展道路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且轻、重工业的增长日趋合理化,这将使我国电力需求的增长保持一个正常的需求,不会因增长过快而再出现严重的电力供需紧张。
此外,由于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领域还基本上是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汇率变动风险也应成为企业海外经营中加以特别关注一项经济风险。
第二节 火电 行业 风险 分析
一、政策风险评价
火电 行业 的发展受到宏观政策和 行业 政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电价政策,二是环保政策。
1、电价政策
竞价上网改革和环保相关政策都会在短期内对 行业 效益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于 行业 沿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保持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此外,“煤电联动”等市场化过渡政策的存在也降低了火电 行业 原材料供应方面的风险。未来一段时期内(3—5年),高耗能 行业 在宏观调控影响下增速继续放缓,全国电力需求增速会略有减缓,但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正常水平上。国家发改委将禁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并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今后3年内,要将淘汰类企业电价提高50%左右,加价标准从现行每千瓦时5分钱提高到2角钱;对限制类企业由现行的2分钱调整为5分钱。
提高加价标准的具体步骤是:从2006年10月1日起,淘汰类加价1角钱,限制类加价3分钱;从2007年1月1日起,淘汰类加价1角5分钱,限制类加价4分钱;从2008年1月1日起,淘汰类加价2角钱,限制类加价5分钱。此外,将对企业自备电厂实行收费政策,使从电网购电的企业和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在同等情况下公平竞争。电网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将作为政府性基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环保政策要求影响
全国电力装机容量中燃煤机组占71%,燃煤机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9%。发电消耗的煤炭超过全国煤炭消费量的50%,这一比例今后有可能继续上升。大量的煤炭发电也给一次能源开发利用、交通运输特别是环境保护造成很大压力。常规燃煤发电大量消耗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气体、固体和液体等污染物,以及占用土地资源、消耗淡水资源。因此,要不断提高洁净煤发电技术水平,实现燃煤发电可持续发展。
实现煤电清洁、高效生产,近期主要靠装备大型高效环保机组,例如、超临界发电机组、大型空冷电站等,从长远看,采用新一代化石能源发电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煤电的清洁高效生产。世界上已建成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示范电站,其中30万千瓦等级机组的净效率就能达到目前10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煤炭气化发电将更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甚至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
推行绿色煤电,其主要内容就是 研究 开发并示范推广以煤气化制氢、氢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为主,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封存的煤基能源系统,建成氢气轮机和燃料电池发电的绿色煤电示范电站。实施绿色煤电必须自主创新。加快自主开展绿色煤电的系统设计集成、煤气化、煤气净化、制氢和二氧化碳分离、燃料电池、富氢气体燃烧和二氧化碳封存等多个技术专题的 研究 工作。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参与国际合作,跟踪、掌握清洁能源开发的技术前沿。在我国尽快实现绿色煤电。
二、火电 行业 市场供需矛盾风险评价
近年来,电力市场持续供不应求,许多煤炭资源大省的煤炭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加速火电项目建设步伐,但据有关部门调查,电力市场将在2008年末达到供求平衡。火电 行业 如此迅猛发展,区域火电项目投资高度集中,由此可能导致电源生产项目潜在风险加剧。事实上,我国电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正在趋于平衡,这一观点已有多种理由支撑:外资纷纷撤离我国电力市场;不再以新上火电厂为应对用电高峰之办法;电源项目特别是火电项目遍地开花,投资一拥而上。虽然外资撤离我国电力市场,包括市场规范、销售电价的价格谈判困难重重等复杂因素外,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这几年我国厂网分开之后,各发电公司无序建设电厂,外企想建电厂很难找到投资机会。同时,这几年投产的电厂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压缩了市场空间,外资担心几年后又会碰上电力供过于求的问题。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电力仍将是火电占据绝对主要的地位。一旦电力 行业 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项目又有国家政府和政策的支持,火电项目投资的风险自是不言而喻。
三、上下游 行业 变化风险评价
1、上游 行业 风险
电力 行业 火电主要受到煤炭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影响,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电力价格受到国家控制电力价格没有上调,导致电力 行业 的业绩不容乐观。近年来,煤价的上涨、煤质的下降加重了 行业 的生产成本,为正常的生产运行带来了更多风险。从未来发展看,煤价走势趋稳,同时在“煤电联动”政策的保护下,火电 行业 煤价变动风险已经相对减小;但煤质下降问题依然严峻。目前火电企业受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
2、下游 行业 风险
从用电 行业 的发展来看,电力 行业 上下游产业变化风险处于中高等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内,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行业 增速会有所减缓,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建材 行业 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化工 行业 增速会有明显减缓。总体来看,各 行业 用电增速会略有减缓,有利于我国电力供需紧张的逐步缓解,但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正常水平。
四、火电 行业 竞争风险评价
火电 行业 竞争风险处于中等水平,短期内电力企业将出现明显的分化,经营风险增大,但长期来看竞争有助于 行业 健康发展。电量市场竞争风险,新电源项目的建设、国民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竞价上网的实施等,都会对火电厂在电量市场上的占有比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带来市场竞争风险。
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打破了由国家电力公司独家垄断的局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和中电投集团“五大巨头”成为这一市场的主体。经过几年的发展,电力投资经营主体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已形成四大梯队—“五大电力集团”组成的国家队,由国投、国华、华润、中广核“四小豪门”组成的独立发电队,43家地方发电企业组成的地方梯队以及民营外资梯队。发电企业一直是被人看好的企业,近年来也出现了倒闭破产的情况。2005年,部分在中国的外资发电企业撤资,五大发电集团公司有两家亏损。很多发电企业由原来的赢利大户变成了亏损大户。
1、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这几年,由于体制没有理顺,信息又不对称,企业经营处处充满了陷阱。2006年的形势更加严峻。电煤价格走向市场化,煤价上涨已成事实,而上网电价上调却遥不可期。火电装机及投产迅猛增加,社会电力需求增长减缓,发电小时数受到限制,而摆在发电企业前面的还有“竞价上网”,因此,决大多数发电企业都将面临一道“坎”。
2、电力体制没有理顺,内部变革步履艰难
电力体制改革已经3年多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很多关系没有理顺,如影响火电厂命运攸关的电量、电煤、电价问题。还有主辅分离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多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因此,也迟迟不能推动。因为“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个喊了多少年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但假如“竞价上网”全面启动,国有火电厂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根本就没有竞争力。一个背着几十斤重包袱的人与一个空着手的人比赛跑,结果可想而之。
五、火电 行业 风险综合评价
投资或经营火电 行业 将会面临政策风险、上下游产业环境变化风险、竞争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其中电力供需紧张趋缓导致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电煤供应问题是火电 行业 面临的主要风险。近年来,随着电力 行业 市场化的发展,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化的电力企业充满着不确定的因素,不确定即意味着风险,风险即意味着可能存在损失。所以,作为火电厂,作为电力企业中的中坚力量,我们必须关注企业中的风险因素,特别是生产经营风险,要对生产经营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减少风险损失,这对于火电厂的生产经营稳定和企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